采用三个或四个被动侦测站截获雷达、敌我识别(IFF)等辐射源脉冲信号并精确测量其到达各站的到达时间差(TDOA),实现对空中、地面、海面各类雷达和敌我识别等辐射源进行远距离、大范围无源定位跟踪。
多站时差无源定位信号处理机包括三个不同位置观测站的雷达信号时差定位采集处理器硬件及软件和位于主站服务器上的雷达、IFF定位数据处理软件。
系统特点:
1、处理机输入为各观测站截获的雷达、敌我识别(IFF)中频信号,实时测量得到脉冲描述字(PDW)并输出到站间通信设备
2、获得各观测站的脉冲描述字(PDW)数据进行时差配对定位处理,实时输出运动辐射源描述字(EDW)和位置、航迹等。
3、适应复杂电磁环境下高密度电磁脉冲
4、具有一定的无人机操作者的发现能力。
主要技术参数
可适应雷达体制:常规脉冲、频率捷变、频率编码、线性调频、相位编码,重频参差、重频抖动。输入中频频率:375MHz~400MHz(可更改);
输入中频带宽:≥200MHz;
频率测量精度(RMS):优于1MHz(0.1us≤PW <1us);优于0.5MHz (PW≥1us)。
脉宽(PW)测量范围及精度:0.1us~2000us;:优于0.1us(PW≤2us);
处理同时到达信号数目:不小于4个
时差测量精度:15ns(检测信噪比SNR≥10dB)。
适应脉冲密度:≥10万脉冲/s
分选配对正确率:优于85%
雷达信号辐射源数目:≥10;
FF辐射源数目;≥20;
定位刷新时间:≤1s;
定位精度:1%R(站间距离≥25km,目标距离200km,±20o扇面内) 可输出信号脉冲序列
采用“母板+子板”结构,母板基于高速PCI总线、大容量高性能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和高速浮点运算DSP芯片,为高速数字信号处理或数据处理提供灵活、开放的通用硬件平台,可在数据扩展接口上背载各类子板,可应用于数字化接收机、雷达及通信信号处理、软件无线电等领域。
系统特点:
1、多通道信号采集子板,ADC位数为12位,采样频率可达500MHz。
2、通过FPGA设计和DSP编程,可实现对雷达脉冲信号的采集、存储和参数测量,输出脉冲描述字。
3、提供FPGA、DSP等二次开发支持
主要技术参数
两片Vitex5系列FPGA,可选配的型号包括:XC5VSX95T、XC5VLX110T、XC5VLX155T、XC5VFX70T和XC5VFX100T;
一片TS201浮点DSP,主频为600MHz;
4个数据扩展插槽,各有32通道的LVDS/LVPECL差分总线或64通道的LVCMOS/LVTTL总线;DSP扩展插槽具有40通道的LVDS/LVPECL差分总线或80通道的LVCMOS/LVTTL总线;LVDS/LVPECL差分总线传输速率可达500MHz。
时钟频率≤1.6GHz;频率稳定度±5ppm;
板上存储量:512M字节或1G字节;
可兼容32位和64位CPCI总线,持续传输速度可达170M字节/秒;
具有一个外接时钟通道,可外接10MHz的参考时钟源或直接馈入1.6GHz以下时钟源;
具有LVTTL和LVDS各一个外部同步触发通道。
具备航天电子侦测卫星比幅测角定位、二维多基线干涉仪测向定位、时差频差定位、旋转基线定位等定位体制动态仿真能力;具有卫星电子侦测轨道设计、多星组网侦测过程仿真和效能评估功能。
系统特点:
1、科学性强:在接近真实条件下,在卫星仿真软件STK后台基础上通过仿真量化分析性能指标,所得到的技术指标可信度高。
2、自动化程度高:自动对不同参数条件下的电子侦测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和对比,可以取代以往人工设置和读STK报告,改变以往效率低、速度慢、易出错等不足;
3、开放性好:采用Matlab语言,源代码开放,用户可随时根据论证和仿真的具体需求,方便地修改仿真算法或者改变仿真输出曲线图,开放性和适应性强。
主要功能和技术参数
1、组网侦测过程仿真模块
(1)具备后台运行调度STK产生场景功能,可设置组网卫星个数、轨道面个数和轨道根数参数;
(2)具备执行后台STK命令和自动读取STK分析报告的功能,可自动统计和分析组网卫星个数、轨道面个数和轨道参数(如倾角、高度、升交点赤经、偏心率等);
(3)仿真时间步长:≥0.1s。
2、空间电子侦测定位体制仿真模块
(1)具备二维多基线干涉仪测向定位、比幅测角定位、旋转基线定位、双星时差/频差定位、三星时差定位仿真能力;
(2)具备定位参数精度设置功能,能够实现不同布阵形式对定位结果影响分析;
(3)具备统计多次试验结杲输出单点定位精度、解模糊概率和计算星下点区域的定位误差分布(GDOP)图功能;
(4)具备对不同入射角、不同频段信号定位性能的变化分析功能;
(5)仿真频段:0.1~44GHz。
3、组网侦测效能评估模块
(1)能够实现卫星倾角变化对卫星侦测覆盖区域影响分析;
(2)可统计主瓣、副瓣侦收区;
(3)能够结合定位体制仿真,完成卫星定位结果统计分析;
(4)对重点目标的最大访问时间、重访周期、覆盖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评估电子侦测卫星的组网侦测能力。
多通道电子侦测中频信号模拟器可模拟生成多个不同位置的电子侦测接收机接收到空间中多个雷达辐射源的脉冲中频信号。由一台CPCI主机及其携带的CPCI插卡组成,可与通用矢量信号发生器等仪器配合,构成“通用仪表+中频模拟器”架构的通用性强、性能强大的多通道电子侦测射频信号模拟器。
系统特点:
1、可以按照脉冲描述字(PDW)流生成长时间的多通道、动态、相参脉冲中频信号;
2、辐射源和接收机可设置于陆、海、空、天各种平台上,具备时域、空域、频域三个方面全面逼真仿真空间电子侦测动态信号环境的能力;
3、同时生成宽中心频率范围、长时间、宽带、幅度/参数动态变化的多部雷达信号能力,具有雷达天线扫描仿真能力,支持后台调用卫星仿真软件(STK);
4、场景和PDW流文件可重复加载播放,便于反复对比查找问题。
技术参数
模拟雷达辐射源个数:≥128部
模拟波形:脉冲,连续波;
脉冲参数指标
(1)脉冲宽度:0.1—2000us,分辨率4ns
(2)重复频率:50Hz—100KHz,精度优于0.5%
(3)脉冲上下沿:≤20ns
(4)占空比:0.5—100%
脉内调制方式:常规无调制脉冲、脉内调频信号(线性\双线性)、脉内调相(BPSK、QPSK)等
脉间变化方式:重频参差、抖动、滑变
雷达天线扫描方式:固定,圆扫,扇扫;
天线方向图:抛物面,高斯,喇叭,螺旋,偶极子,缝隙、半球、用户自定义
中频信号瞬时带宽:≥200MHz
功率动态:≥60dB,步进0.1dB 生成连续场景时长:≥20分钟
信号脉冲密度:≥20万脉冲/秒 同时到达信号个数:≤4个
应用领域:复杂电磁环境信号生成和测试、雷达、电子侦测系统的半实物射频、中频注入式仿真和测试、航天电子侦测仿真系统和单机测试、 微波暗室、外场环境测试
针对单个电子情报侦测站仅能测向无法确定辐射源位置的问题,多站测向融合定位处理软件可以通过融合多个电子侦测情报测向站的异步测向情报侦测结果,自动进行关联和融合交叉测向定位,消除虚警杂波和漏警,实现对舰载、机载运动辐射源稳定、可靠、高精度的最优交叉测向定位跟踪和航迹滤波,有效地消除虚假定位问题。
系统特点:
1、对舰载、机载运动辐射源实现稳定、可靠、高精度的最优交叉测向定位
2、具有测向和参数自动匹配关联、角轨迹插值、预测能力,虚警杂波和漏警适应能力强
3、各站数据无需精确时间同步,具有自校正能力
4、输出定位置信度(CEP)和误差椭圆(EEP)指示
技术参数
1、输入数据类型:电子情报脉冲描述字(PDW)数据、辐射源描述字(EDW)
2、适应辐射源数目:>=400个
3、适应辐射源运动:均匀直线巡航、八字形、圆周巡航
4、适应观测站数目:>=32个
5、最大探测定位距离:>=800KM
6、定位精度:优于5%R(CEP,测向无误0.5%,站间距大于100KM)
主站和辅站上各具备一块雷达实时采集定位处理板,主站和辅站都可对输入的雷达中频信号进行脉冲检测采样、参数测量形成雷达信号的脉冲描述字(PDW)数据,主站根据通信链路收集到两个站的PDW数据后,进行脉冲配对、分选和时差/频差精确测量,再结合两个观测站导航系统输出的实时位置、速度信息,得到多个辐射源的实时定位结果。
系统特点:
>1、独有的专利技术,站间无需传输雷达中频信号,仅需传输脉冲描述字信息(PDW)
2、适应复杂电磁环境的多目标辐射源能力,可同时输出多个辐射源的定位结果和辐射源描述字(EDW)
3、定位精度高,可以接近克拉美-罗下限
4、实时性强,可实时处理多部雷达辐射源信号,快速得到目标位置
技术参数
适应脉冲密度:≥10万脉冲/s;适应脉冲串持续时长:≥100ms;适应脉冲丢失率:优于10%;
适应PRI范围:300μs~50ms;
适应信号信号类型:常规脉冲信号;频率捷变、重频参差、重频滑变、重频抖动信号;频率分集、线性调频、非线性调频、相位编码、频率编码等脉内调制信号。
适应脉冲重复周期(PRI)范围:50μs~50ms;
适应脉冲宽度(PW)范围:0.2μs~1ms;
检测动态范围:40 dB;
载频(CF)测量精度:PW≤0.5μs时,优于1MHz;PW>0.5μs时,优于0.5MHz。
脉冲宽度测量精度:PW≤10μs时,优于100ns。PW>10μs时,优于1%*PW。
时差分选成功概率:≥90%;
时差测量精度:≤50 ns;
频差测量精度:≤0.3 Hz;
定位更新率:≥2个/s。
针对窄波束、短时辐射的空中机载雷达、海上舰载雷达辐射源远距离侦测需求,利用单个侦测阵地构造短基线(百米量级)阵列无源定位系统,通过一系列独有的同步和测量技术,精确信号到达阵面的时差、相位差,实现对运动辐射源的单脉冲无模糊瞬时测向和定位、跟踪。
系统特点:
1、无需考虑多站部署,仅需单个山头阵地即可部署
2、瞬时测向和瞬时测距实现瞬时定位,定位精度高
3、探测距离远、侦测范围广
4、适应复杂电磁环境多种机载、舰载雷达辐射源的侦测监视定位
技术参数
侦测距离:
≥300km(测向定位);≥400km(侦测发现)
空域覆盖:
方位:≥120°;俯仰:0~30°;
信号类型:Link-16数据链信号、塔康、敌我识别信号、常规雷达、脉冲压缩雷达、频率捷变雷达、重频参差/抖动雷达、脉冲多普勒雷达信号等信号。
工作频段:950MHz~18GHz
瞬时带宽:≥200MHz、40MHz可选
目标定位精度:优于距离的5%(法线方向300公里)(600米基线长度)
实时跟踪数:≥200个;实时监视目标数:≥1500个;
实时处理目标数:≥150个/s;目标数据库条目:≥2000个
数据输出更新率:3s;5s;从截获到报出时间:1s;3s
动态范围:≥90dB(单音)(瞬时50,手动40);
针对星载运动平台大范围侦收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信号的重叠信号分离和解调问题,采用本公司独有的联合差分反馈解调、时频分析解调最小能量度量等创新算法系统地解决了单通道两重信号重叠、多通道信号重叠问题,且解包率均优于80%,实现了对大范围AIS信号的解调并还原出信息,并可输出显示于海图仪中。
系统特点:
1、单通道侦收解调两重混叠信号
2、能够做到星上、地面实时处理
3、解包率高、误码率低
>4、检测概率高
技术参数
船舶检测概率:
≥90%(600km);
≥80%(800km);
空域覆盖:
直径:≥3000km;
船舶数量:≥1000艘;
单通道性能指标:
解包率:≥80%(两信号重叠,频率差:≥2kHz,功率差≥3dB)
单通道性能指标:≥5dB
信号类型:GMSK;
工作频段:161.975MHz、162.025MHz;
瞬时带宽:≥10KHz;
多通道分离解调概率:90%(2、3信号重叠)
具有对附近经过的海面各种舰载、机载雷达辐射源信号进行无人值守自动搜索、截获、采集、参数测量形成脉冲描述字(PDW)并具有实时存储功能,频域覆盖宽,宽动态范围大,用于收集敌方雷达的类型、工作频率、脉宽、重频等参数,通过对存储数据进行还原处理、事后分析处理,可以充分地了解雷达目标信号的类型、各项技术参数。
回放分析软件可以实现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回放和统计分析,具有良好的人工辅助分析操作显示界面,包括可人工干预的信号分选功能及全脉冲数据的图形显示功能、数据可视化回放功能、信号扫描周期统计测量功能。
系统特点:
1、体积小、成本低,可随机撒布于海面任何位置
2、发现重点目标时具有北斗短报文实时发射能力
3、存储容量大、功耗小,工作时间长,无人值守
4、适应复杂电磁环境多种机载、舰载雷达辐射源的侦测监视
技术参数
侦测距离:≥25Km
工作频率范围:5GHz~10GHz;系统灵敏度:优于-65dBmi;动态范围:55dB(手动30dB);
适应信号类型:常规脉冲、重频参差/抖动、频率捷变、线性调频、相位编码、脉冲多普勒等;
可监视目标数目≥32;
瞬时覆盖方位:
水平360°;俯仰≥40°。
测频精度:≤3MHz(r.m.s);适应脉冲宽度:2μs-1000μs;
脉宽测量精度:
±0.1μs(PW≤1μs);
±0.2μs (1μs
±0.5μs (100μs
±0.5μs (100μs
设备重量:≤2.5kg;设备功耗:≤15W;工作温度:-20ºC-60ºC; 可靠性 MTBF:≥300h MTTR:≤0.5h
具有自动提取雷达、通信、敌我识别等辐射源信号指纹特征的功能,显示信号位置分布、脉冲时域分布,智能分选混叠信号;显示待识别信号与目标信号的距离关系,给出分类识别结果;维护和管理敌我识别器个体目标库,生成情报。可广泛用于陆、海、空基等场合实现对特定辐射源个体及平台(如机号、舷号)识别,弥补传统侦测手段的不足,实现精确电子侦测。
系统特点:
1、指纹特征分析:全面提供时域特征、频域特征以及模糊域特征提取工具
2、智能分选:能够根据定位结果及脉冲交错规律,实现混叠敌我识别信号的分选
3、自动处理:能够自动分析处理数据,分析结果入库保存
4、人工分析:可视化显示整个处理流程,提供人工分析工具,辅助进行人工个体识别
5、新目标告警:具备新目标识别能力,能够给出告警
技术参数
适应信号:敌我识别询问与应答信号、舰载、机载雷达信号、数据链信号
适应的信号类型:Mark 系列、BPSK、LMF、QPSK、频率分集、频率捷变、频率编码等.
适应信噪比:≥15dB
识别正确率:≥90%